【中国社会科学报]】 明确研究重点 划定学科界限 中医文化学成为成熟学科尚需努力
发布时间: 2014-09-15 浏览次数: 69

近年来,中医文化研究掀起新的热潮。但对于中医文化学是否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9月13日,以“中医的时代精神与跨文化传播”为主题的第十七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哲学201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与会学者认为,中医文化已经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独立出来,具备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与范式,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仅是初步形成,离成熟学科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据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的13家教学科研单位入选。此外,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培养中医文化高级专门人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院长张宗明表示,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发展规律,为中医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则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如何开展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并发挥其社会作用,是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副组长张南提出。

中医文化学科属交叉学科,需要建设一支中医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队伍。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邱鸿钟表示,为了让更多国家民众接受我们对中医的解释,除了自然科学的解释路径与方法之外,还需要人类学、现象学、心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的解释路径与方法。例如,用现象学的语言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医之证、经络的本质和纷争纠结的困惑,能让西方人更容易了解中医智慧。

与会学者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还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否则就会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此外,还应鼓励与支持中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临床大家走近大众,走上媒体,宣传与普及中医药文化。

2014年09月15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5日第64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责任编辑: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