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丨学院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发布时间: 2020-06-25 浏览次数: 10

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事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按照学校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四个一”行动的工作安排6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以支部为单位,以“迎党的生日、讲战疫故事、悟初心使命”为主要内容分组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支部每名成员说身边故事、讲切身体会,分享在全民抗疫阻击战中感受到的源源正能量。

教工第一党支部的王皓同志来自湖北,他分享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母亲在亲身参与了抗击“非典”17年后,年近六旬仍毅然走上战“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王皓同志也回顾了自己作为医生家属,由年少时的抱怨与不解转变为对母亲尽职尽责的理解与敬佩的心路历程引起了在场党员的共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学院副书记王小丁同志分享新学期伊始,将史锁芳、唐晨虎、缪林忠等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请入思政云课堂”向学生传递抗疫正能量的教学过程与体会。在将支部成员“带回”生动感人的“云端”思政课堂的同时,王小丁同志也指出,我们应理性看待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社会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不足,与时俱进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支部书记邹苏同志讲述了人民武装部工作丈夫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的抗疫故事。她说,抗疫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普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生动例子,即使不是在战的最前线,能够坚守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为抗疫作贡献。病坚持工作刘波儿老师讲述了自己以及其他一些病友在疫情期间为了节约医疗资源不给医务工作者增加负担一直扛到身体扛不住才去医院复诊,每一个普通人的平凡故事,都体现了先公后私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王曼同志认为抗疫精神应向抗洪精神一样写入教材,成为教育青年一代的生动一课,医药类院校也应在课程改革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周中明结合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邀请抗疫一线医生参加战“疫”云思政课堂的经历表达了对“最美逆行者”的敬意,也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信心。他说到,经过此次新冠疫情,我们看到当代大学生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让思政教师进一步增强了上好思政课使命感和责任感。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院总支部书记刘晓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组织生活会。“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成果难得可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看到了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看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战“疫”的责任担当,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大局观念和意识,看到了无数感人场景。这场疫情大考,都成为解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最鲜活案例。”刘晓同志结合自己参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所观所想如是说。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的“小马哥”陈方平同志重点分享自己及家庭为湖北疫情防控的故事。他在湖北度过了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对湖北、对武汉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疫情爆发之初,他带着他的家人尽自己之力为疫情重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校园里,他时刻关心班级里湖北籍的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党支部宣传委员宗刚同志分享了农村老家疫情防控中的点滴故事。疫情防控之初,村里面防疫物资有限,村支书带领班子成员扛起责任,24小时轮班坚守在疫情防控点,困了就睡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饿了就以泡面充饥,面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耐心劝说、讲明利害,引导群众在疫情应对上不“麻痹”、不“侥幸”、不“焦虑”,正是他们的付出,守住了一方平安。

 教工第三党支部的张宗明同志指出,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论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还是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官兵,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拯救生命的英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疫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令世界瞩目。曾在澳洲担任中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张艳萍同志分享了疫情期间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牢记国人身份,以身作则、维护民族尊严的经历。张洪雷、田静、刘振、石慧等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党员,分别就如何将抗疫故事和抗疫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及人文素质课堂谈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路,并表示,作为共产党员,将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