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联合承办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思正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青春剧场举行。校党委书记程纯,副校长徐桂华,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校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学工书记、分团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部分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大赛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直播
比赛现场,在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3名决赛选手以学生“思政讲师”的身份站上决赛“讲台”,立足自身心得体悟和专业实践,分别以“生态优先,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志愿星火成炬 抗疫沙场扬威”“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事——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邃密群科济世穷”“扬青春之帆,筑科技强国之梦”“勇担中医传承之责 激扬创新奋进之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主题,用学生的视角、用青春的语言开展“现场教学展示”,既有建党百年、抗美援朝、实业救国的历史之思,也有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既有健康中国、中医药自信的切身体会,也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

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本次大赛采用“大学生讲给大学生听,老师学生一起评”这一新颖的打分模式。9名教师评委与20名学生评委围绕选题意义、授课内容、课件制作、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综合打分,充分考量青年学生对各位“思政讲师”授课效果的认同度、满意度。经过激烈的角逐,第一临床医学院顾陆沁研、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杨舒涵获得本次比赛特等奖,护理学院侯玉珏、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禄莎月、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王榕、研究生院高一波获得一等奖,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陆曦宸、药学院李嘉琪、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周敏、护理学院毕式旭、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夏尚飞、翰林学院张苏尧、研究生院王吴玥获得二等奖。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晓用“专题选择接地气、冒热气”“讲课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竞赛组织立意新、形式新”对本次大赛作精彩点评。



程纯用“最受感动的一堂课”高度评价了本次大赛。他指出,本次比赛思政主题突出、讲授内容丰富、中医特色鲜明、紧扣时代脉搏,全体参赛学生立足专业所学,结合切身体会,饱含深情地讲授了个人对民族、对祖国、对时代、对人民、对中医药以及南中医的深情厚谊,为现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有思想内涵、有理论思考、有情感温度、有青春气息的思政大课。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思政工作、完善思政育人格局,程纯提出“三个要”。一是思政课要让大学生讲给大学生听。“00后”是新时代的亲历者,是学校发展建设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故事、南中医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要让更多优秀学子走上思政课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用同龄人的话语打开思政课新视野,用亲身经历和身边故事传播正能量,使思政课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二是师生间要成为教学相长的共同体。思政课教师要对标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做一名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好教师。思政课教师要走下讲台、俯下身子,与学生勤交流、同学习、共成长,真正把课堂讲授与课下引导结合起来,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三是大思政要打造立德树人的“大品牌”。学校思政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思考“如何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思政格局”这一命题,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打破单一部门、单一渠道的“孤岛效应”,统筹思政工作的各支队伍,汇聚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在完善思政育人格局中树立特色品牌、打造精品工程。
“思正杯”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已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续举办了三届,是对南中医学子思政教育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已成为学校思政育人和校园文化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此次“思正杯”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由学生坐在台下“听”变为站在台上“讲”这一新颖的比赛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让一半讲台给学生”,实现了教学主体的转变,创新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和获得感。本次比赛自11月启动以来,参赛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热点问题,自主选题“备菜”,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与参赛学生齐心“烹饪”,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打造更符合青年人口味的“思政大餐”,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撰稿】王平 【审核】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