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当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发布时间: 2021-03-19 浏览次数: 697


3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会上校党委程纯书记作动员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全校上下迅速兴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我院一马当先,迅速响应,各教研室就所教授的课程展开了将党史学习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改方案研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我校党史教育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学史明理,他们从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出发,引导学生思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怎么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富起来到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说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行教学版块的优化设计,并拓展红色教育基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紧扣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原理解析其言更知其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成果和著名文本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党的群众路线;唯物辩证法与党史各阶段的理论成果的融合,如对立统一规律与毛泽东的《矛盾论》,辩证思维方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进行优化提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立足学史增信,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教学过程中,将历史思维和理论思维,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贯通起来,把党史教学融入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从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到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到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再到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并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做到史论结合,讲深讲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使理论更具体,更感性,使课程教学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注重学史崇德,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安排上,开展沉浸式教学,加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从理论维度、育人维度提炼党史素材中的“中国精神”,讲好党史故事,补足青年人思想之“钙”,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到“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升思政教学的温度,将精神血脉根植于学生的思想灵魂中,使大学生在中国精神的滋养下坚定跟党走的志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还要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其社会实践意义。《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医疗保障制度入手,从制度层面解析当下医患关系的成因,使学生对党在过去几十年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结合医学伦理热点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新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讲授内容比重,增设 “人民至上” 的中国抗疫实践章节,点赞中国之治。《科技哲学》教研室将不同时期党史中的科学技术观,尤其是科学技术创新思想与中医科学方法论相结合,注重阐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授课内容上将党领导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单独成章,进一步弘扬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文化艺术教研室》将党史学习融入艺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的阐释,更好体现以文化人的育人效果。将革命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的党的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与我们今天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等内容融入文化艺术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升育人效果。


               撰稿:谈文琼         审核:张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