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各党支部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发布时间: 2022-10-28 浏览次数: 172

近日,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各党支部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

各支部党员教师对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立足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交流了学习心得。

第一党支部书记、道德与法律教研室主任邹苏结合所教课程谈到,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找到自己与社会、与国家的命运交汇点,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地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让青年一辈明确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的责任与担当。支部党员在交流发言中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承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的重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要结合南中医特色,锐意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将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方向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特色性。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这十年以来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小我融入进祖国和人民的大我追求之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在交流学习心得之前,第一党支部集中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宣传片《CPC》,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百年辉煌历史。 

作为校内理论宣讲的第一方阵,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在专题学习过程中一致表示,作为光荣的中共党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上一马当先,吃准、吃透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要把最新的理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使学生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信仰,要在教学中运用鲜活的案例和数据向同学们讲好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故事将用青年群体喜欢的方式和语言,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切实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青年学子的耳朵里、心田里。

党支部书记、“明理”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周中明在交流心得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支部党员要认真学、原本读,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内容和主旨要义,将学习成效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个人力量。

第三党支部的线上专题学习会气氛热烈,支部书记包玉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十五个部分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梳理和总结,并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学院副院长张艳萍结合所教课程,动员党员教师积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相关内容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工作当中,帮助学生理解会议精神,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党员师生积极分享了个人学习体会和思考。  大家一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凝聚着百年大党的宝贵经验、彰显着人民领袖的雄韬伟略。学院思政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生逢盛世,使命在肩,要赓续青年使命的担当,要接力民族复兴的大任。作为高校的主体,青年学子要充分利用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自我,带动身边的同学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创人才。 


【撰稿:王平          审核:王小丁】